不跟孩子急,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
不知道各位家长朋友有没有想象过这样一个画面:
不是所有的孩子,都是“好孩子”
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唯一要求,就是成绩。只要成绩好,其他什么都不重要;而但凡成绩不好的话,孩子身上其他的闪光点也就没那么重要了。
但这样的父母都忽视了一件事情:那就是并非所有的孩子,都是传统意义上定义的“好孩子”。
就像是我们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,每个孩子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,根本没有办法用一种成功去定义所有的孩子。
有的孩子对应试教育完全没有兴趣,但却在其他方面有着旁人所没有的天赋,如何发现孩子这样的天赋,是考验父母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作家林夏曾说:
当你觉得你的孩子一无是处、毫无优点的时候,那么你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,因为你根本不了解你的孩子。
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读书的料,与其把时间花在补习上,还不如因势利导,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以尽可能激发潜能。
孩子不幸的童年,往往从被父母控制开始,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,兴趣的力量会驱动孩子迸发出让人意外的潜力。
还记得那个天才指挥家舟舟吗?曾因为患有唐氏综合症而无法去过正常人的生活。
但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,舟舟在电视里看到了指挥家指挥音乐的画面,从此迷上了音乐指挥,并成功开启了新的人生。
听过这样一句话:每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父母的小天使,只不过很多父母在无意识中剪掉了孩子的翅膀。
而当别人的孩子张开梦的翅膀,拥抱未来的时候,父母又开始责备自己的孩子无法起飞了。
自由的童年,才是梦的开始
法国印象画派代表人物莫奈说过这样一句话:一切美好的艺术,都源于自由的灵魂。当孩子的人生被父母的想法所挟持时,本该无忧无虑、充满奇思妙想的童年,也将因此而黯然褪色。
所以,在孩子的成长路上,父母成为以下这三种人,孩子的一生会越走越顺利。
01
成为孩子想法的倾听者,而不是控制他的人生
汇丰集团曾发布一项教育报告,在家庭教育支出一项中,中国家庭遥遥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。
中国香港的平均教育支出高达美元,名列全球第一。中国台湾美元位列第四,中国大陆美元位列第五。综合来看,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支出是全球第一。
与此同时,另一项数据也暴露了中国式家庭的问题:
父母对于孩子人生的控制力上,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情,中国家庭遥遥领先,比例高达93%。
美国的传奇音乐人约翰列侬曾说:
上学后,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?我写下“快乐”两个字。他们告诉我,我理解错了题目;我告诉他们,他们理解错了人生。
如果孩子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,去过上了一个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人生,即便是取得了别人艳羡的成功,也难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。
02
成为孩子底线守护者,而不是定义他的成功
学者张振鹏有一段话特别有名:
父母要客观看待孩子的成绩,学习并非孩子生活的全部,成绩也并不代表人生的全部。只要孩子有德行,有能力,都一定能在社会上立足,成就自己的人生。
所以,父母千万不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,更不要将成功的定义只局限在父母所认知的成功,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只会教出一个“四不像”的孩子来,既没办法满足父母的期待,孩子也无法活出自我的样子。
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中说:家庭教育不是管理,而是示范和引导。作为家长,不能跟孩子急,只能跟自己急。
不要因为孩子无法满足自己的期待,就方寸大乱;父母应该关注的,是孩子每一次的成长,是否变得越来越好,是否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所谓父母,其实就是孩子的底线守护者。
03
成为孩子的观众,而不是让孩子延续自己的梦想
听过这样一个笑话。
孩子成绩不好,被家长责骂为笨鸟。孩子不服气地说:这世上有三种笨鸟。一种是先飞的,一种是嫌累不飞的。
家长问道:还有第三种呢?
孩子说:第三种最讨厌,自己飞不了,就在窝里下个蛋,要下一代使劲飞。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,强加在孩子身上,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未了的梦想,这是很多中国式家长的通病。
当然,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,让孩子去考一个好大学,将来步入社会,有更多可选择的机会和余地。但这也在无形之中,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人生,因为父母的强势,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。
诗人纪伯伦说:
你的孩子,其实并非你的儿女。在孩子的成长路上,父母注定只能做一个忠实的观众,去参与并陪伴孩子生命里的很多大事,却无法替他经历。
父母子女一场,是渐行渐远的缘分,不必对孩子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执着,因为他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弱,他可以靠自己的力量,把人生活出精彩。